秀山網訊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為更好地幫助、支持我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今年5月,市商務委幫扶集團選派了一批優秀黨員干部扎根農村,用智慧和汗水與廣大群眾一起譜寫鄉村振興進行曲。市商務委幫扶集團、重慶市監獄管理局派駐平凱街道江西屯村第一書記謝勇剛就是其中一位。
8月4日,記者見到謝勇剛時,他正在走村入戶,上門宣傳防疫工作。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疫情輸入擴散風險較大,為全力保障好廣大村民的身體健康安全,每天謝勇剛都會與村干部們分組進行上門宣傳。盡管是今年5月才來到江西屯村,但是村民們對謝勇剛都十分熟悉。
江西屯村面積18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因其兩溝兩岔的地形,使得村民居住地大多比較分散。盡管如此,在上門走訪的時候,謝勇剛依然全程步行。每天一大早,謝勇剛都會背著裝有水壺、干糧的挎包,穿梭在村口院巷,奔走于田間地頭。
“對于一個退役士兵來說很簡單,以前每天就是走五六十公里,背幾十斤,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通過走路走訪的方式,我更容易了解情況,跟村民打成一片。”謝勇剛說。
自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江西屯村發展了油茶、銀花共2700畝。盡管從未從事過農業生產工作,但是謝勇剛卻能立即切換“角色”,在不斷地自學和向種植能手請教過程中,謝勇剛掌握了不少的種植、管護技術。
“謝書記5月份來的,向我們村支兩委了解情況后,立馬投入工作中,走村串戶,了解村里的產業和民情。我覺得他做這個工作很負責,值得我們大家信賴,我們都很相信他一定能把我們江西屯村搞好。”該村副書記譚波說。
“謝書記第一次來我家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人是腳踏實地的為我們辦事。”村民付宗良說。
在入戶走訪中,謝勇剛發現村民的門前屋后田地存在閑置情況,覺得十分可惜,便一直思考如何才能將其利用起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謝勇剛發現了銀花扦插收益可觀,在較少管護的同時實現多渠道增收。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也為了讓村民們相信,謝勇剛決定用泡沫箱在宿舍里進行銀花扦插試驗。在謝勇剛的悉心管護下,扦插的銀花長勢良好,這也讓村民們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不少村民都表示將在自家門前院后進行銀花扦插。
“作為市派駐村第一書記,我覺得第一要樹立吃苦精神,要把以前在部隊吃苦耐勞敢打硬仗的作風帶到駐村工作中去,帶領全體工作隊全力配合村支兩委的工作,在產業振興方面用心用力,協調各方面資源,把村里面的產業搞上去,提高村民的收入。”退伍不褪色,16年的軍旅生涯,鍛造了謝勇剛吃苦耐勞、堅毅扎實的優秀品質。他表示,將懷著“戰必勝”的戰斗精神,投入到了鄉村振興的“新戰場”,帶領江西屯村廣大群眾奔向美好的未來,為鄉村振興助力。
(全媒體記者 田坤 田茜 實習生 彭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