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春日的武陵山深處,一場跨越十年的愛心接力正在上演。4月13日,海拔800米的鐘靈鎮云隘村迎來特殊時刻——由駐村第一書記陳夕才牽頭組織的“愛心周末課堂”正式啟動。3名曾受幫扶的返鄉青年志愿者,將用知識為30余名留守兒童點亮夢想之燈,在青山翠谷間書寫新時代的“反哺故事”。
上午10時,云隘村蟒龍屯組活動中心一片歡聲笑語。四年級學生田潤帶著山鄉的口音訴說心聲:“以前周末只能幫家里干活,現在有了專業老師教畫畫、寫作,就像黑暗里亮起了明燈?!边@個距離縣城41公里的偏遠山村,此刻正被知識的星火溫暖照亮。
駐村第一書記陳夕才介紹,項目創新構建“政府+志愿者+村民”三方聯動機制。村支兩委整合閑置場地,制定《愛心接力承諾書》;3名志愿者均具有“雙重身份”——既是本地走出去的大學生,又是曾經受助的留守兒童。讓公益幫扶從“單向輸血”變為“雙向循環”。
志愿者龔國芬的成長軌跡印證著這種轉變。十年前在云隘小學就讀時,她是受助的留守兒童;十年后成為小學教師的她,帶著教師專業背景重返故土。“這次特別設計了心理健康小課堂,每周六輪值輔導語數外,還要帶孩子們做手工、做科學實驗?!彼难垌镘S動著期待。
活動現場,志愿者們精心設計的“心愿溝通會”拉近了師生距離。在志愿者老師任璐瑤的帶領下,孩子們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找朋友”的游戲環節,大家更是手拉手、開懷地玩在一起。
這位2023年剛參加工作的青年志愿者動情地說:“陳書記看著我長大,如今能和他并肩傳遞愛心,我覺得非常有意義?!?/span>
鐘靈鎮黨委副書記陳吉表示,該項目是“為民辦實事”的創新實踐,下一步鎮政府將繼續加大統籌力度,支持類似惠民項目的實施,擴大覆蓋面,確保教育公平惠及更多山區。
炊煙四起,走廊上的互動聲與山間松濤相和。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蛻變,從知識匱乏到科學啟蒙的跨越,這場發生在武陵山腹地的教育接力,正為鄉村振興注入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正如孩子們稚氣未脫的圖畫所示:每個孩子掌心的星光,終將連成照亮山鄉的銀河。
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廖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