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機制。近年來,縣供銷聯社積極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多舉措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助力“三農”高質量發展。
時下,青菜頭進入生長的關鍵時期,也是菜青蟲等病蟲害的高發期。在官莊街道張壩社區蔬菜種植基地,500余畝青菜頭長勢喜人。借助有利時機,官莊街道基層供銷社組織植保無人機抓緊對該蔬菜基地進行飛防作業。防治現場,植保無人機按指定的巡航路線進行飛防作業,既減少了人工投入,又降低了生產成本。
官莊街道基層供銷社負責人劉昌群介紹,目前,官莊街道基層供銷社有植保無人機、拖拉機、收割機20余臺套,年社會化服務面積超過10000畝。除開展糧油、蔬菜的耕種防收外,還服務果園的病蟲害防治。
近年來,縣供銷社堅持以為農服務為宗旨,在全縣建立縣、鄉、村三級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圍繞縣域特色產業發展規劃,整合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內容、延伸服務鏈條,不斷提升為農服務水平。
目前,我縣已建成基層供銷社27個,農業專業化服務隊伍55支。通過土地翻耕、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對農戶土地進行全程托管,形成了產前、產中、產后的社會化服務體系,解決種植戶人員不足、效率不高等問題。圍繞縣域糧油、果蔬等特色產業開展全程社會化服務,服務面積達28萬畝次。
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