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在武陵山縫紉工鄉村振興特色勞務品牌眾多從業人員中,黃英,一位初入服裝縫紉職場的“幼苗”破土成長,成功書寫了“揮舞單手、圓夢裁縫”的感人篇章。
黃英
1986年,黃英出生在秀山平凱街道一戶普通農家。兒時,酷愛穿針引線,織出的毛衣、扎出的布鞋、打出的襪底別具一格,鄰里鄉親人見人夸。由于家境清貧,懂事的她早早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初中肄業后便前往浙江務工,踏上了裁縫的尋夢路。
2002年,黃英16歲。然而,就在這花樣年紀,她在浙江一家燙金廠開展燙金作業時,卻不幸因機器操作事故失去右手,后鑒定為三級肢殘。自此以后,她的裁縫夢戛然而止。
面對失去右手的巨大打擊,黃英深深感受到“生下來容易,活著不容易”,為此她崩潰過、放棄過、迷茫過。在親朋好友的反復開導下,她慢慢地接受了殘酷的現實,并步入了生活的正軌。于是,相夫教子、照顧老人等家務事便成了她的主業。同時,還經常干分揀垃圾、清掃保潔等一些臟活累活,小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輪回著。
兩個小孩長大后外出務工,黃英的時間逐漸變得多了起來,她的裁縫夢想又重新點燃起來。“生命不息,追夢不止”,丈夫吹著“枕邊風”不斷鼓勵著黃英。2024年7月底,她鼓起勇氣來到秀山縣零工市場,踏上了再度追逐裁縫夢的道路。
“我們幫你圓夢、助你成功?!毙闵娇h光明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校長鄧超知道后,親自收集審核黃英的參訓資料,并鼓勵她放下肢殘的思想包袱、勇敢追夢圓夢。
黃英參加秀山縣2024年東西部協作縫紉技能培訓班順利結業
2024年8月,黃英參加了秀山縣2024年東西部協作縫紉技能培訓班。在為期30天的培訓中,她用左手日夜刻苦學習每一項縫紉技能,從最基本的縫紉動作到復雜的縫紉工序,一絲不茍地反復練習,慢慢掌握了縫紉針法、裁剪、縫制、整燙、制版等縫紉技藝。經過嚴格的理論考試和實操考核,黃英順利結業,并被評為優秀學員,認證為武陵山縫紉工技師。結業儀式上,她接過縣農業農村委、縣就業人才中心、縣婦聯頒發的《結業證書》,眼里閃爍著淚花。
結業開啟技能就業。重慶秀山欣晨服飾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慕名到黃英家中,邀請其入職服裝加工企業,讓她感動得熱淚盈眶!
2024年9月,黃英正式成為重慶秀山欣晨服飾制造有限公司的員工。她每天埋頭耕耘在服裝加工工位上,精細加工每一件服裝,遇到困難主動向師傅和同行請教,經過其手加工制作的服裝從未出現一件次品或劣質品。同事紛紛夸贊她是從事服裝縫紉的“新星”,公司領導紛紛評價她是工廠的骨干力量。
黃英在加工制作服裝
“發工資了,月工資3100元嘞。”重慶秀山欣晨服飾制造有限公司會計告訴黃英。黃英聽后,臉上露出了自信、會心的微笑。
“由衷感謝東西部勞務協作,讓我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的幫扶力度和政策溫度,不僅圓了我的裁縫夢,還讓我當上了工廠的縫紉師傅,余生我將深耕服裝縫紉業,勤學鉆研,不懈探索,讓夢想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說著說著,黃英羞澀地投入丈夫的懷中。只見夫妻倆相視一笑,眼里藏著滿滿的幸福!
(通訊員 劉杰 方玲 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