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術都動幾個月了,醫院說我沒交2020年的醫保費,1萬多塊錢的賬就報不了,但我確實交了的,不曉得是怎么回事,真的急死人了喲!”近日,秀山縣隘口鎮東坪村桃子溝組的張某一踏進縣紀委監委信訪接待室的門,就挽起褲管露出腿上的傷疤,情緒激動地訴說著自己的揪心事。
“你去查過繳費記錄嗎?”正在值班的該縣紀委監委信訪室主任劉波細心地問。
“你看嘛,我微信上有記錄。”
劉波接過手機,看到張某所說的“繳費記錄”,其實是將2019年、2020年醫保費1410元轉給東坪村黨支部書記張某雄的轉賬記錄。
“張大哥,你先不要著急,我們了解一下情況,幫你查一查,一定會給你一個答復的。”劉波一邊記錄一邊安撫張某。
經分析研判,該問題可能存在侵害群眾利益行為。
群眾利益無小事,必須及時給群眾一個交代。縣紀委監委隨即將該問題線索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急難愁盼”類問題交辦,督促隘口鎮紀委限期辦理。
接到問題線索后,隘口鎮紀委立即開展初步核實。
“是不是系統出問題了哦?我可是按時交上去了的啊。”張某雄一口咬定張某的醫保金已經上交。
隘口鎮紀委通過進一步開展走訪、查詢、調取相關資料證明,掌握詳實的證據后,隨即對張某雄開展面對面談話核實。在大量事實證據面前,張某雄低下了頭,交代了全部事實。
原來,張某因長年在外省務工,2019年至2020年連續兩年都將醫保費微信轉給張某雄委托其交納。張某雄認為,張某長年在外,醫保金交沒交他也不知道。于是,張某雄抱著僥幸心理,將張某兩年委托其代繳的醫保金1410元截留下來供自己開銷。
但事有巧合,2020年12月,張某因在福建廈門務工腳受傷住院,回家報銷住院費用時被醫院告知無法報銷核算,便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問題查清后,在鎮紀委的耐心教育下,張某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表示愿意承擔張某原本可報銷的治療費用13000余元,主動退還張某兩年的農村合作醫療自籌部分費用1410元。
今年6月,隘口鎮黨委就該問題對張某雄在全鎮進行通報批評,并在村居干部中深入開展“以案四說”警示教育,引導全體干部筑牢底線意識、樹牢為民情懷;同時,針對該案暴露出來的問題,該鎮紀委督促社保所和全鎮11個村(居)對醫保金的收繳及管理進行全面自查整改,統一收費憑證,補齊制度短板,切實規范醫保金管理,守護群眾“救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