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膏田鎮楓香塘居委會位于溶溪河畔,曾是全縣85個貧困村之一,流經此地的河水有時非常“兇猛”“不講情面”,建在河邊的居委會也因漲水導致房屋大半浸泡在洪水中,沿河而種的莊稼也時常遭遇洪水災害。
楓香塘居委會
近年來,楓香塘居委會變化明顯,河道不再“兇猛”,無論晴雨天氣,時常能呈現出一幅山水美景。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除基礎設施變完善外,居委會干部也通過實施產業發展,探索出一條產業興村路,為布局鄉村產業振興開好局、起好步。
實施產業發展
近日,楓香塘居委會分外熱鬧,由云智電商開設的電商技能培訓正在開課,不少當地居民來這里學習網上開店運營、電商美工等相關電商知識。居委會支部書記文時恩組織居民學完電商技能培訓后,又匆匆忙忙帶著駐村工作隊干部前往三紅蜜柚基地查看其長勢。
當地居民正進行電商技能培訓
文時恩介紹,三紅蜜柚屬于水果產業,目前種植面積共計450畝,并按“村集體+土地入股+全體村民+股東”方式進行利益聯結。
楓香塘居委會支部書記文時恩(左一)與原第一書記李云華(右一)查看三紅密柚長勢
三紅蜜柚基地
曾經的楓香塘居委會存在產業發展空心化問題,為解決這一現狀,文時恩通過前期走訪及論證,帶領村支一班人主動想辦法、謀出路,研究制定出產業興村發展規劃,并先后完成產業發展動員,專業合作社建立,三紅蜜柚基地建設,通過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完成產業合股。同時,為進一步促進群眾可持續增收,該居委會還通過專業合作社作為發展平臺,積極協助山東省德州市援建項目——蜜柚加工廠建設,于2020年完成建設并投用。
三紅蜜柚加工廠
“加工廠完成建設并投用,其倉儲能達到2500噸。”文時恩說,加工廠除了為產業提供倉庫儲藏外,還能對其進行清洗、烘干、封裝打包,實際生產能力在產業規模和產業項目上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單就廠房建設投用來說,能提供30余個工作崗位,僅每個崗位就能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
布局產業興村
通過建立加工廠,既能優化提高產品質量,也能能產生更豐富的市場價值。楓香塘居委會通過發展三紅蜜柚產業,積極為居民創造發展條件,通過實施技術培訓、實施小額扶貧貸款、施行產業發展政策等措施,逐步豐富了居民自主產業內容,包含中蜂、水產、畜牧、中藥材等產業。他們發展產業,居委會便引入電商學校,開展電商技能培訓,共同提升產業價值。
養殖戶文朝海(右一)為村干部介紹養殖情況
文朝海是當地一名居民,曾是建卡貧困戶,今年56歲,一家四口人,家庭因病致貧。居委會發展三紅蜜柚產業,他并不看好,認為不如種莊稼來得實在。幫扶過程中,文時恩通過入戶了解得知,他熱衷于發展畜牧養殖業,由于家庭拮據,缺乏發展的前提條件。于是,居委會一方面為他落實幫扶相關政策,另一方面邀請農技人員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為他申請小額扶貧信貸,無償提供3只種羊。幾年下來,文朝海早已從不懂技的貧困戶轉變為當地懂技術的養殖大戶,他的山羊規模目前達90只,通過銷售,每年收入已超6萬元。
“黨的政策非常好,黨員干部更是在為我們辦好事、辦實事。”文朝海說。
“按照居委會發展步驟,目前主導產業與自主產業都迎來了良好開局,那么,接下來,我們將會從規模上、附加值上下功夫,切實做到鄉村產業振興。”文時恩表示。
(全媒體記者 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