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北銀村鎮銀行是一家由北京銀行發起設立、立足秀山本地的一家法人銀行,作為一家成立時間不長的金融機構,該行一直致力金融扶貧,助力脫貧攻堅。通過辦理貸款展期、無還本續貸等方式,幫助貧困戶解憂紓困;對貧困地區企業,優先納入防疫期間重點支持名單,全面落實信貸優惠政策,有力破解融資困境。
精準扶貧,“貸”出群眾脫貧致富路
羅偉,涌洞鄉楠木村后槽組村民,曾是村里的建卡貧困戶。2016年,他通過金融扶貧貸款發展生豬養殖,實現增收脫貧。曾經,缺技術、缺資金,僅靠外出打工的微薄收入來維持生計和供兩個小孩上學。“打工始終不是長久之計,并且來回奔波,也照顧不了屋頭,所以還是想回來發展一點自己的產業,讓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好一點。”羅偉告訴記者,2016年,他放棄外出務工,回家修豬圈,買豬仔,養起了豬。一直靠打工為生的羅偉,就這么踏上了養殖之路。“哪曉得剛開始就遇到問題,當時手里的錢都拿來修豬圈和買豬仔了,豬一多,飼料就供應不上,真是急得不得了。”眼看豬圈里的豬仔吃了上頓沒下頓,羅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秀山北銀村鎮銀行客戶經理主動聯系上了羅偉,了解情況后,迅速為他發放了扶貧小額信貸。
羅偉的生豬養殖場。
輸血輸一時,造血造一世,“真是解了我燃眉之急啊,有那筆錢以后,資金就轉了起來,形成了良性循環,后面一直都順得很。”羅偉告訴記者,資金問題解決以后,自己的養殖路一直都走得很順暢,現在每年能有十余萬元的收入,一家人不僅不再戴著“貧困戶”的帽子,還修了新房,買了車。“今天村鎮銀行的馬興宇經理給我介紹了新出的貸款政策,我打算再貸幾萬塊錢,放養我們本地的生態黑豬。”羅偉信心滿滿,“我要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大步邁向致富之路,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紅紅火火。”
如今,羅偉的生豬養殖場規模已達60頭,預計今年能擴大達到100頭,不僅摘掉了“貧困戶”帽子,還經秀山縣金融扶貧示范點創建驗收小組認定為縣級金融扶貧示范戶。
政策支持,“貸”出產業發展“艷陽天”
秀山縣龍洞鞋業也是北銀扶貧致富受益者之一。這家成立于2017年的企業,是溪口鎮通過招商引資,與龍洞社區居委會聯合創辦的扶貧車間。80多人的員工團隊中,有建卡貧困戶32人、低保戶4人、殘疾員工2人。
龍洞鞋業生產車間。
我縣是全市疫情復工最早的區縣之一。其它地區的產能因受疫情影響較大,產能需求的轉移導致龍洞鞋業訂單短期內激增。去年4月8日,該企業向秀山北銀村鎮銀行提出了50萬元的資金需求,用以擴大生產規模。
“這筆貸款不僅關系企業復工復產,也和群眾脫貧致富息息相關。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找到我們,當然要全力支持!”秀山北銀村鎮銀行行長崔宗瑜說。
扶貧車間產品。
為解決龍洞鞋業資金問題,秀山北銀多次組織人員實地調查,充分發揮村鎮銀行貸款“短、頻、快”的優勢,聯合秀山興農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僅用了4個工作日,便對該企業發放貸款50萬元,助該企業復工復產,走出困境。
金融扶貧,貸出脫貧致富加速度
據了解,近年來,秀山北銀村鎮銀行持續加大金融扶貧力度。陸續在清溪場鎮葛麻村、宋農鎮龍鳳村、平凱鎮貴道村、貴賢村等、隘口鎮新院村累計發放了361戶扶貧小額信用貸款,貸款金額721.3萬元,貸款用途均結合當地產業布局進行有效投放。在前期深入調查時,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逐一排查,了解相關產業發展后,在村委和幫扶干部的共同推薦下,加大對“信用較好、有貸款意愿、有就業創業潛質、技能素質和一定還款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做到“應貸盡貸”。
截至2020年12月末,涉農貸款余額26055.88萬元、涉農貸款占各項貸款比例71.73%。個人精準扶貧貸款余額1046.30萬元,單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380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貸款人數1558人。
(全媒體記者 方倩 通訊員 曾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