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四屆市政協常委駱亞非得到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她在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上提交的《重慶食用無碘鹽購買應進入大型食品超市》的提案得到答復。市商委承諾,無碘鹽銷售將更多地進入城區及邊遠地區信譽良好的商超,并配醒目標志,以滿足特定人群的購買需求。
從呼吁異地醫保即時結算,到建言調增醫保“診療目錄”;從為孤獨癥患者家庭鼓與呼,到關注市民對無碘食用鹽的需求,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駱亞非每一次建言,都離不開“為民”二字。
“當政協委員不僅是榮譽和信任,更是責任和使命,政協委員要有一份情懷,心中要時刻裝著人民。”駱亞非如是說道。而她的這份情懷,正是四屆市政協履職為民的真實寫照。
五年來,四屆市政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履職盡責,關注群眾期待,謀利民之策,獻安民之計,促惠民之舉,促進民生改善共享發展成果,在履職實踐中彰顯為民擔當,以務實行動增進民生福祉。
不忘初心 委員傳遞正能量
作為四屆市政協服務民生的重要抓手,2013年7月31日,市政協“委員傳遞正能量”履職實踐活動正式啟動。
號角一吹響,市政協各專委會、參加單位及區縣政協迅速行動起來,政協委員積極響應。我們看到——
10個專委會主動作為,積極開展“雙月座談會”“委員大家談”“委員走基層月”等品牌活動,既注重發揮委員的專業特長,又注重體現界別的集體智力優勢。
32個界別各展所長,有的借力本黨派中央的資源力量,與區縣結成幫扶對子,持續精準發力成效明顯;有的探索出脫貧幫扶新方法;有的依托自身專業優勢開展教育關懷、醫療惠民、法律援助。
38個區縣政協圍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履職盡責,有的瞄準本地發展短板調查研究、專題協商;有的會同市政協專委會邀請專家、委員,為地方生態旅游發展把脈支招;有的組織委員赴貧困村社和貧困戶家中,因地制宜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有的組建“專業服務隊”“社區民情聯絡站”等,為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四屆市政協開展的“委員傳遞正能量”履職實踐活動堅持同政協年度重點工作相結合,在每一個時間節點,都印刻下了政協委員深深的足跡,更成為群眾交口稱贊的政協履職“名片”。
務實行動 參與脫貧攻堅
“精準扶貧要同區域發展相結合”“要在建立產業扶貧、智力扶貧長效機制上下更大功夫”……2017年12月27日,市政協四屆七十三次主席會議聽取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通報,與會者殷切建言。
四屆市政協高度關注并主動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不但常委會議、主席會議連年聽取相關工作通報,還積極組織委員開展調研議政、提案建言和深入幫扶,聚力傳遞助推脫貧攻堅的正能量。
五年來,四屆市政協還組織委員調研渝東南武陵山區脫貧攻堅情況,向全國政協報送專題調研報告;
組織委員圍繞現代煙葉基地建設與扶貧幫困、民族自治縣鄉村旅游、渝東北旅游扶貧開發、農村電子商務助農增收脫貧等開展調研議政;
發動委員利用自身優勢,為貧困地區捐款捐物、送醫送藥、扶智扶貧;
提交支持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創業就業的系列提案,推動市政府出臺多項保就業促創業的惠民政策;
市政協扶貧集團組織成員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助力云陽脫貧攻堅,落實扶貧資金6968萬元,落實幫扶項目256項,幫助15個貧困村實現整村脫貧,持續深入做好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工作……
群策群力,共解民憂。脫貧攻堅路上,委員們以務實行動,溫暖巴渝大地。
建言獻策 增進福祉暖民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政協委員來自人民,理應為增進民生福祉、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履職建言,獻計出力。
2017年10月31日,市政協四屆七十次主席會議上,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人民辦好‘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成為與會者熱議的話題。這已是市政協數度圍繞教育事業發展議政建言。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小學法治教育、職業教育改革、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管理……歷年來,有關教育的“熱詞”頻頻出現在市政協的調研、協商、視察、提案“清單”中,特別是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成為市政協多年持續關注的焦點。市政協通過開展常委視察、對口協商和重點提案督辦,為改變主城區學前教育商業化傾向等問題提出的針對性意見,有效促進了相關工作。
近年來,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市政協不僅注重集智,更傾情聚力:聯合市慈善總會為大病救助基金捐款1000萬元;促成“彭年光明行動”,惠及2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助力解決渝東南地區近10萬人飲水難題……
從教育到醫療,從社會保障到社會治理,民心所系之處、民意牽掛所在,總能看到政協人忙碌的身影。“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在四屆市政協的履職歷程中,以人民為中心就是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可持續,便是委員們最美好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