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盛夏時節,烈日炎炎。站在重慶市秀山縣涌洞鎮古田村的山坡上眺望,60畝標準化蔬菜大棚在陽光下連成一片銀白色海洋,棚內綠意盎然,辣椒掛滿枝頭。村支書周成笑得合不攏嘴:“以前地都荒著,啥收入也沒有。現在好了,農行幫扶修建了大棚,高老板把產業做起來了,來務工的村民每個月差不多有1000多塊收入,還可以收土地租金咧!”
古田村,曾經是名副其實的“空殼村”。由于地處偏僻,基礎條件較差,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在家的老年人依靠零星種地度日,大量的土地閑置,老百姓的收入普遍較低。轉機出現在2021年,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正式確定為涌洞鎮的掛點幫扶單位,通過開展“三級掛點”幫扶,選派駐古田村第一書記,先后投入資金400多萬元,在古田村建起了300余座現代化蔬菜大棚。
硬件有了,如何用好是關鍵。今年3月,村支兩委成功引進了種植大戶高勇。“農行這大棚建得好!滴灌、噴灌設施一應俱全,讓我能用最小的成本創造最優的種植環境,辣椒畝產達到8000斤,預計純利潤能到80多萬!”先進的設施加上精心的管理,棚內育出的苗壯、結出的辣椒又大又勻,成了收購商爭搶的“香餑餑”。
“從最初嘗試種植羊肚菌,到如今規模化種植辣椒,這300多座大棚,實實在在見證了我們村產業振興的爬坡歷程。這片由農行三級掛點幫扶資金支持建起的大棚,讓我們村辣椒產業從‘小打小鬧’邁向‘規模發展’!”剛卸任派駐古田村第一書記的農行幫扶干部蔣是吉向繼任者洪天宇介紹產業發展情況。
白色的蔬菜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棚內是沉甸甸的收獲,棚外是村民們洋溢的笑臉。古田村的“聚寶棚”,不僅種出了紅火的辣椒產業,更撐起了村民們穩穩的幸福。
近年來,農行秀山支行通過落實“三級掛點”聯動幫扶、做好“三個鄉村”金融服務、深化“四位一體”幫扶舉措,不斷延伸幫扶成效。先后選派3名駐村第一書記,幫助銷售古田村農副產品365萬元,讓村民就近就業增收。在古田村發放農戶貸款1141萬元,惠及100余戶。運用農行“廁所革命”基金,支持古田村改善村容村貌;利用專項幫扶資金,支持古田村村委會煥新;投入400余萬元幫扶資金發展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