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貼息資金的準時到位,為我們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也讓我們更有信心擴大生產規模,傳承和創新民族特色產品。”看著車間里正在趕制的夏秋茶訂單,秀山凱堡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鄧林秋臉上難掩笑意。
這份底氣,源自秀山縣精準落地的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貸款貼息政策。近日,當地94家民族企業收到了“及時雨”,實實在在的資金支持正為當地民族經濟注入蓬勃活力。
作為國家扶持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的重要抓手,貸款貼息政策如何精準“滴灌”企業?秀山縣民族宗教委聯合縣財政局、人民銀行秀山支行,對轄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展開“地毯式”審核。從農副產品收購加工、日用百貨到藥品生產,只要是民族貿易或特需商品生產領域的商品,都能夠享受到政策紅利。
在資金撥付過程中,秀山縣民族宗教委積極優化申報審核流程,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同時,建立動態跟蹤機制,對資金撥付進度進行全程監督,確保企業“應享盡享、應貼盡貼”,讓每一筆貼息資金都能及時發揮作用。
據了解,此次貼息政策覆蓋面廣,惠及全縣94家民族企業,涉及農副產品收購(加工、銷售)、日用百貨、藥品等多個領域。累計貼息金額達1291萬元,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增強了企業發展活力。
“以前總擔心資金周轉跟不上生產節奏,現在貼息一到,心里的石頭落了地?!辈粌H是民族服飾企業,從事農副產品加工的合作社、經營日用百貨的商戶們都有同感。這筆錢看似是“減負”,實則是“加油”——企業有了更多資金投入技術升級、市場拓展,民族特色產品從深山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有了新動能。
秀山縣民族宗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貸款貼息政策,提高政策知曉率。同時,深化部門協作,加強與財政、金融等部門的溝通協調,為民族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推動秀山縣民族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融媒體中心記者 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