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近日,涌洞鎮川河村的山野間,彌漫著山銀花特有的清冽藥香。這片2000畝的“金銀”花海剛剛結束繁忙的采摘與加工,為村民們帶來了沉甸甸的收獲喜悅。在川河村,山銀花不僅是經濟作物,更是村民的“幸福密碼”。村委會的全鏈條服務,讓小產業迸發大能量,既鼓起了村民腰包,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川河村村委會從村民手中收購的新鮮山銀花總量突破20余噸,經過精心篩選與現代化烘干加工,最終得到品質上乘的干花約9噸。這凝聚著全村“花農”汗水的9噸山銀花,即將通過更廣闊的渠道走向市場。
村民心聲:山銀花就是“致富花”
在收購點,村民們捧著一沓沓百元鈔票,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以前種玉米、土豆,一年到頭賺不了幾個錢。現在種銀花,村里統一收、統一加工,省心又掙錢!”村民王大爺展示著手中的貨款,粗糙的手掌與嶄新的鈔票形成鮮明對比,“今年我家種了5畝,光這一季就掙了幾千塊錢,比往年強多了!”
種植大戶李桂蘭則是技術能手。她的銀花田是村里長勢最好的樣板之一。“種銀花是個細致活,但看到現在有那么好的收成也值得。”李桂蘭一邊將采摘的銀花送往村委會進行加工,一邊分享心得,“村里經常組織技術員來教我們剪枝、防蟲,還統一收購加工,我們只管把花種好。今年我家收成比去年還好,這心里頭,踏實!”
村委擔當:架起致富橋
川河村黨支部副書記胡佳站在政府修建的標準化加工車間外,看著一箱箱打包完畢、等待發運的干花,語氣堅定而自豪。“我們川河村的山銀花品質好,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更是鄉親們致富的新路子。”他介紹道,“村委會的核心工作,就是當好這個‘中間人’‘服務員’,統一品種指導、統一技術培訓、統一保底收購、統一標準加工、統一包裝銷售。這‘五個統一’就是我們摸索出來的路子,目的就是最大化保障種植戶利益,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讓小銀花真正成為支撐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加工車間內,胡佳正仔細檢查著烘干設備。“你看這剛出爐的干花,色澤青白,朵形飽滿,藥香濃郁,品質非常好。”他拿起一把干花展示著,“我們這套設備能精準控溫控濕,20多噸鮮花變9噸干花,損耗控制得好,品質也提上去了,這樣才能賣上好價錢,最終讓利給村民。”
金色未來:產業興旺促振興
山風拂過川河村的山崗,帶著銀花特有的芬芳。這些銀花承載的,不僅是今年豐收的喜悅,更是川河村依托特色產業走向共同富裕的堅實腳印。村委會搭建的平臺,正將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匯聚成參與市場競爭的澎湃力量。當村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收入,當他們精心侍弄的銀花田一年比一年豐茂,當大家一起謀劃著更響亮的品牌和更遠的銷路,川河村的振興之路,便在這山銀花開的芬芳里,鋪展得愈加清晰而寬廣。這連綿的山銀花海,已然成為涌洞鎮鄉村振興圖景中最亮麗的一抹底色。
從田間到車間,從種植到銷售,川河村的山銀花產業不僅是豐收的見證,更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通過特色產業賦能,村民收入增加了,鄉村面貌也煥然一新。正如村民們所言:“以前愁銷路,現在盼豐收,這日子就像山銀花一樣,越開越旺!”未來,隨著產業進一步升級,川河村的“致富花”必將開得更加絢爛。
(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瑜 簡訓 實習生 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