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時值盛夏,峨溶鎮壩浪村辣椒基地迎來豐收季。辣椒果實掛滿枝頭,農戶們穿梭于大棚與露天田間采收,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近年來,峨溶鎮通過“招商引資+本土培育”“大棚+露天”雙輪驅動模式,將辣椒產業打造為富民強鎮的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企業增效、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峨溶鎮壩浪村大棚辣椒基地。李明雙 攝
招商引資筑巢引鳳,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為破解傳統農業規模小、效益低的難題,峨溶鎮積極引進重慶市秀山縣浩瀚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投資1200萬元建設辣椒精深加工廠,并配套現代化育苗基地,形成“育苗—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
“我們選擇落戶峨溶,看中的是這里的土地資源、氣候條件和政策支持。”公司負責人孫小芳介紹,企業通過“訂單農業”與農戶建立穩定合作,提供種苗、技術指導并保底收購,確保農戶“零風險”種植。目前,公司年加工鮮椒能力達3000噸,產品遠銷云貴川、兩廣等地。
村民正在基地務工。李明雙 攝
“大棚+露天”雙模式,科學種植穩產增效。針對市場需求多元化特點,峨溶鎮創新推行“大棚+露天”差異化種植模式:大棚種植主打早熟、反季節品種,搶占市場空檔期,畝均收益超1萬元;露天種植規模化發展高辣度、耐儲運的工業椒,降低生產成本,畝產達3000公斤。
“大棚辣椒3月就能上市,露天辣椒采收持續到10月,收入比以前翻了兩番!”種植戶尚顯國算起經濟賬時滿臉喜悅。目前,全鎮辣椒種植面積突破3000畝,其中大棚種植60畝,年總產值預計突破1800萬元。
村民正在基地務工。李明雙 攝
利益聯結促共贏,農戶共享產業紅利。為讓更多群眾受益,峨溶鎮構建“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土地流轉增收,農戶通過流轉土地獲得租金,還可優先進入基地務工,日均工資80元。入股分紅激勵:村集體以基礎設施入股加工廠,年分紅超5萬元,資金用于村級公益事業。技能培訓賦能:企業聯合專業技術人才開展培訓,累計培養“辣椒土專家”100余人,帶動周邊鄉鎮發展種植1000余畝。
“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又能照顧孫子。”74歲高齡的脫貧戶文蘭英從3年前就在辣椒基地務工,每年純收入達2.5萬元。
剛采摘的辣椒。 李明雙 攝
面對未來發展,峨溶鎮將延伸產業鏈,打造區域品牌,錨定“三化”方向:一是鏈條精細化:規劃建設辣椒烘干、冷鏈倉儲設施,開發辣椒醬、辣椒素等深加工產品;二是品牌特色化:注冊地理標志商標,舉辦“辣椒文化節”,推動農旅融合;三是數字智能化:搭建電商平臺,利用直播帶貨拓寬銷路,目標年線上銷售額突破500萬元。
小小辣椒,正成為峨溶鎮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據統計,該產業已帶動全鎮4個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5萬元以上,解決就業500余人次。
峨溶鎮黨委書記梅先鋒表示:“我們將以辣椒產業為樣板,培育更多特色農業集群,讓農民腰包更鼓、鄉村面貌更美!”
(通訊員 黃修華 李明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