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以來,秀山創新采用“技防+人防”模式,搭建漁政視頻AI預警處置系統,對酉水河、梅江河等重點水域開展24小時智能監管,有效破解傳統漁政執法“發現難、取證難、反應慢”的困境,為長江生態保護筑牢數字化防線。
秀山境內的酉水河、梅江河等20條禁捕河流總里程長、流域面積廣,傳統人工蹲守、巡查的監管方式存在諸多盲區。自2021年起,秀山大力推進智慧漁政系統建設。
縣農業農村委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執法三大隊負責人吳濤介紹說:“我縣重慶漁政視頻AI預警處置系統共設置14個高清視頻監控點位,對酉水河、梅江河等重點水域進行全天候監控。借助AI算法,系統能自動識別、預警‘三無’船舶、違規垂釣、非法捕撈等行為。一旦發現違法,會第一時間通過短信、電話推送預警信息,處置人員可據此快速現場核實、取證,有力打擊涉漁違法行為。”
AI系統識別到違法行為后,會立即將高清影像、精準定位等信息實時推送至指揮中心平臺,并發送短信至監管員及轄區網格員的移動終端。
此前,平凱街道發生一起非法垂釣事件。指揮中心接到系統報警后,迅速通過AI系統精準定位,利用遠程喊話系統勸阻,同時調度附近網格員5分鐘內抵達現場,中心執法人員也在10分鐘內快速趕到現場完成登記取證。
該系統功能強大,支持PC端和移動端雙平臺操作,配備的高清攝像頭具有紅外夜視功能和全天候巡航能力,監控半徑可達3公里,且所有監控數據會自動云端存儲6個月,為案件查處提供了完整的電子證據鏈。
重慶漁政視頻AI預警處置系統的多端靈活操作、智能監控體系、先進技術集成和完善的數據管理系統讓我縣重點水域非法捕撈發生率顯著下降,執法效率大幅提升。智慧漁政平臺的應用,標志著長江生態保護邁入“AI + 網格化”新階段,為“一江清水向東流”提供堅實保障。
(融媒體中心記者 廖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