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7月16日至17日,縣委書記馬文森率隊深入平凱街道、岑溪鄉、蘭橋鎮、鐘靈鎮、梅江鎮,就鄉村振興及農村“三增行動”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調研,推動“三增行動”走深走實,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h領導謝學锃、楊國洪、唐太成、李明高參加現場調研。
調研現場
在平凱街道鄧陽社區、矮坳村、曉教村,岑溪鄉兩河口村、新橋村,蘭橋鎮新華村、寨瓦村,鐘靈鎮云隘村、中溪村、凱堡村,梅江鎮興隆坳村、民族村,馬文森一行看現場、聽匯報,詳細了解各鄉鎮“產業增效、村莊增靚、鄉風增善”“三增行動”推進情況。
近年來,平凱街道通過發展油茶、山銀花、黃精、畜禽養殖等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的“致富路”。平凱街道百萬羽蛋雞養殖基地是2023年全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項目由重慶愛樂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分五年三期建設,建成后是一處集數字化、智能化、規?;癁橐惑w的養殖基地。目前,一期項目已全面建成投用,現有3棟全自動標準化蛋雞舍,存欄蛋雞30萬羽,日產鮮蛋27萬枚。
新橋村楓木灣是岑溪鄉新打造的村莊增靚、鄉風增善示范點。該村通過充分尊重群眾主體地位,群眾自己提出建設文化活動中心,用地由群眾協調、大部分資金由群眾眾籌,場地管理、維護由群眾負責,文化活動中心總投資35.78萬元,占地面積380㎡,建筑面積240㎡,其中群眾眾籌資金12.5萬元,群眾投工投勞791個工天折資10萬余元,群眾捐贈建筑材料價值3.28萬元,政府補貼10萬元用于完善相關設施設備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改造。
蘭橋鎮新華村以“三增行動”為契機,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六個新華”建設,有效激發了群眾主人翁意識。村民在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移風易俗等工作中獻計出力,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鄉風文明持續向好,初步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生動局面。特別是在探索和實際工作中,探索創新形成了“三道龍門陣”矛盾糾紛調解品牌,進一步延伸推動居民私事、生活小事、院落大事實現分治分辦,真正做到“千絲網格通家門,一席龍門解難愁”,編織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大網。
近三年,鐘靈鎮則通過實施智能噴灌、品種替換、有機認證等項目,穩固1.2萬畝高品質茶園、2萬畝山銀花基地及0.5萬畝中藥材基地,農業綜合產值達4億元。構建“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吸引26家加工企業,開發36個系列產品,獲8個綠色、9個有機食品認證,年產茶葉600噸、中藥材1400余噸。深化“村黨支部+集體經濟組織+企業+農戶”機制,11個村(居)農戶參與產業各環節,帶動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超10萬元,5000余名群眾戶均增收1.2萬元。
興隆坳夢幻水世界是梅江鎮產業增效回頭看示范點。該水上樂園于2023年7月建成運營,是秀山目前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主題水上樂園,年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營業額達260余萬元。貫通園區產業,協同四季運營,聯動3000畝茶園、2000畝油茶基地及生態果蔬園區,延伸“春季采茶、夏季親水、秋季研學、冬季民俗”四季業態鏈。升級聯結機制,多維增效惠農。通過土地流轉、就業擴容、創業孵化等方式帶動30余人就業創業,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
調研走訪各鎮街“三增行動”示范點后,馬文森一行還召開座談會,對各示范點圍繞產業增效八個專項,村莊增靚、鄉風增善等內容進行集中打分,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俊 魯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