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7月16日至17日,縣委副書記、縣長譚雪峰率調研組調研農村“三增行動”推進情況。縣領導王遠偉、劉濤、黃炳光、董秀義參加調研。
調研現場
為期一天半的調研點多面廣,深入扎實。調研組深入隘口鎮隘口居委會和東坪村、屯堡村,龍鳳壩鎮司城村、大寨村、龍鳳村,烏楊街道涼亭村、新春村,官莊街道新莊社區、紅巖社區和柏香村,石耶鎮西大社區、余慶社區和平邑村,清溪場街道長崗村、南丘村等地,圍繞產業增效、村莊增靚和鄉風增善進行了深入調研。
推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基礎。農村“三增行動”實施以來,各地緊扣鄉村振興目標,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富民增收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持續深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在隘口鎮隘口居委會“強村公司”,村民們正忙著加工烘烤銀杏葉,通過探索組建“強村公司”,打造了集體經濟的“升級版”。今年以來隘口居委會加工了大量竹筍,促進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在龍鳳壩鎮司城村,全鏈條推進生豬產業集群化高質量發展項目正加快實施,通過“生豬+種植”的種養結合綠色發展模式,全力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這段時間正是柑橘生長的旺季,烏楊街道新春村柑橘基地碩果累累,通過流轉土地發展柑橘產業,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增加了村民收入。官莊街道紅巖社區則把茶葉產業作為增收的主導產業,石耶鎮組建了為農服務中心,服務當地產業發展。小油茶大產業,富民強村新引擎。在清溪場街道千畝油茶高產示范基地,油茶樹長勢良好,當地通過引進市場主體在長崗村、芒洞村、下衙村發展油茶1300余畝,讓昔日的荒山煥發勃勃生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而在清溪場街道優質糧油基地,萬畝水稻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在農村環境整治方面,各地堅持以“花小錢辦大事”的工作理念,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提升村莊顏值、改善鄉風陋習。隘口鎮東坪村打造了“古韻葉家”院落,通過建立院落公約、院落組織和院落機制,引導群眾共建共管共治,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官莊街道新莊社區堅持黨建引領聚共識、村民自治增動力、數字賦能優服務,打造了洪家大院“樹下議事小院”,創新大事領辦、難事主辦、小事幫辦工作機制,通過自議、自管、自建“三自”模式,加強村民自治,建設和美鄉村。而石耶鎮平邑村楓香組則依托“楓香”底蘊,深化“院落制”建設,發動群眾力量,實行全域整治、不留死角,用勞動換整潔,用投入促改善,用機制見長效,既扮靚了村莊“面子”,又豐富了村莊“里子”。
譚雪峰對各地深入實施農村“三增行動”,推進鄉村振興給予充分肯定。譚雪峰指出,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抓好鄉村振興是全縣上下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要認真開展回頭看,做好總結提煉,加強學習交流,提升產業成效、鄉村顏值。要把培育和引進市場主體作為工作抓手,培育壯大產業規模,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把項目建好管好。要花小錢辦大事,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產業發展、鄉村建設,把好的經驗、好的做法釋放出來,各美其美,比學趕超,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建國 實習生 敬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