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7月16日,縣委副書記黎中華帶隊深入宋農、里仁、石堤、大溪、海洋等鄉鎮,實地調研鄉村振興及農村“產業增效、村莊增靚、鄉風增善”行動推進情況,強調要聚焦重點、精準發力,推動“三增行動”走深走實,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縣領導林成芳、湯亞兵、吳勇參加調研。
調研現場
黎中華一行先后深入宋農鎮龍鳳社區、里仁鎮板栗村、石堤鎮楠紅村、大溪鎮豐聯村、海洋鄉芭茅村等地,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現場交流等方式,了解各鄉鎮“產業增效、村莊增靚、鄉風增善”“三增行動”推進情況。
產業增效方面,各地亮點紛呈。宋農鎮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的昭武橋親水公園,6公里親水步道串聯起自然景觀與人文遺跡,正全力爭創國家AAA旅游景區。里仁鎮板栗村投入934萬元建設的3950畝高標準農田,已新建機耕道11公里、灌溉渠6.5公里,田塊整治600余畝。石堤鎮對6000畝油茶林實施低產改造,引入市場主體投資500余萬元,探索生態經濟雙贏路徑。大溪鎮豆制品加工廠、海洋鄉茶葉基地及加工展示中心等項目,均為當地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村莊增靚方面,各地成效顯著。宋農鎮龍鳳社區新店子和美院落以積分制管理融入“四和一美”理念;石堤鎮保安村白總門組依托非遺文化推動“文化賦能+環境整治”;大溪鎮豐聯村打造的法治清廉孝悌文化書院,成為鄉風文明建設新陣地。各地通過道路硬化、溝渠整治、綠化提升等措施,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鄉風增善方面,各地潤物無聲。海洋鄉一支村趕場壩組保留土家族“頭雞水”習俗,水井嵌“卡”“留”“長”“流”字樣碎片傳承民俗文化。宋農、里仁、石堤等地的和美院落,通過修復傳統建筑、弘揚優秀家風,實現從“臟亂差”到“整潔美”的蛻變,更讓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黎中華強調,要持續深化“三增行動”,以產業發展為引擎,以環境整治為抓手,以文化建設為靈魂,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讓鄉村既有“顏值”更有“內涵”,奮力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調研行程結束后,黎中華一行隨即召開專題座談會,圍繞群眾參與積極性、黨建引領效能發揮、集體經濟增收實效、鄉村治理長效體系構建等關鍵環節,對各示范點位進行全面考核評價并實施量化評分。
(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瑜 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