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網訊 目前正是水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水稻紋枯病等病蟲害的發生期,近日,記者在清溪場街道沙南村、南丘村看到,縣植保植檢站一方面組織植保人員進行水稻病蟲害田間測報,另一方面組織植保無人機等施藥器械開展水稻病蟲害“三統一”植保服務統防統治,促進水稻單產提升示范片建設。
“第一就是統一監測預警,根據田間系統調查、普查,結合現代化的監測設備進行精準預報,盡可能地減少施藥次數。第二就是統一農藥采購、農藥供應,盡可能地采用生物農藥和環境友好型化學農藥,配合使用必要的生長調節劑,達到效果要好,用量又少的目的。第三就是要作業標準統一,我們采用這種高效施藥器械,比如我們今天采用的機動噴霧器和植保無人機,用這種高效的施藥器械提高農藥的利用率,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達到蟲口奪糧保豐收,防病蟲促單產這樣一個目的”。縣植保植檢站站長肖曉華介紹,水稻病蟲害“三統一”高產攻關植保服務是一種集約化、標準化的病蟲害防控管理模式,旨在通過整合資源、規范操作、提升效率,解決農戶“不會防、防不好”的痛點,最終實現水稻單產和品質的突破。
按照重慶市植物保護站及重慶市植保技術協會統一安排,今年,我縣在清溪場街道沙南村和南丘村組織開展水稻病蟲害“三統一”植保服務統防統治促單產提升示范片建設,示范片面積800畝。
“計劃施藥兩次,7月中旬施藥一次,7月下旬到8月上旬施藥一次,目標任務是統防統治覆蓋率要達到100%,綠色防控覆蓋率100%,病蟲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病蟲危害損失率減少5%以上,水稻單產提升5%以上?!毙匀A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防治藥劑統一采購,縣植保專家悉心指導用藥配藥,植保無人機飛手操縱著植保無人機高效作業,解決了勞動力不足,人工噴灑不均勻,效率低等問題。目前,示范區水稻長勢良好。
水稻是我縣主要糧食作物,常年栽植面積在27萬畝以上,產量13萬噸以上。為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近年來,我縣按照穩面積、提單產的工作目標,通過優選品種、缽體育秧、增窩增密、精準施肥、綠色防控、機收減損等高產栽培技術,以及耕、種、收全程社會化等服務。同時,積極開展水稻病蟲害“三統一”植保服務統防統治促單產提升示范片建設,促進糧食生產。
(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建國)